股票配资平台网_专业股票配资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

发布日期:2025-03-23 22:51    点击次数:191

股票50倍杠杆 高端化驱动大象起舞:品牌势能跃迁为小米拓宽成长空间

小米正在上演一场极具爆发力的"大象起舞"股票50倍杠杆。

2025 年 3 月 18 日,小米(1810.HK)发布 2024 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米在 2024 年实现了总收入 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5.0%,经调整净利润达到 272 亿元,同比增长 41.3%,创下"史上最强业绩"。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彰显了小米在过去一年的强劲增长势头,更凸显了其全品类高端化战略的显著成效。品牌形象的高端化,也为小米拓宽了成长空间。

业绩全线飘红

交出"史上最强财报"

2024 年,小米总收入同比增长 35%,达到 3659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41.3%,高达 272 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小米第四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 1090 亿元,同比增长 48.8%。

从业务板块来看,智能手机、IoT、互联网、汽车四大业务板块,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

2024 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1.8%,达 1918 亿元。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30.0%,首次突破千亿规模,达 1041 亿元。互联网业务全年收入达 341 亿元,同比增长 13.3%。

汽车等创新业务,也成为营收增长的新引擎。2024 年小米汽车等创新业务营收达到 328 亿元,四季度营收也超过 100 亿。首款车型小米 SU7 上市仅 9 个月,交付量就达到 136,854 辆,创下新势力首年交付量的记录。

同时,小米的生态规模也继续扩大,硬件数量和用户数量均创下新高。

Canalys 数据显示,2024 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 1.69 亿台,同比增长 15.7%,市场份额升至 13.8%,是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截至 2024 年末,小米 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不含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达 9.046 亿,同比增长 22.3%,米家 APP 月活跃用户数达 1.008 亿,同比增长 17.5%,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达 1.371 亿,同比增长 12.0%,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 7.023 亿,同比增长 9.5%。

高端化成果斐然

"向上对标"提拉品牌势能

高端化是小米过去 5 年来的核心战略。如今,在手机、汽车、大家电等领域,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均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全品类突破。

手机方面,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小米手机 ASP 为 1,138.2 元,较 2023 年上涨 5.2%。在中国大陆地区,2024 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 23.3%。小米 15 系列销量表现强劲,巩固了小米在 4000 元以上价位段的领先优势。第三方数据显示,小米智能手机在 4000 - 5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 24.3%,排名第一,在 5000 - 6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 9.7%。

得益于此,小米手机开始冲击 6000 元以上的超高端市场。起售价 6499 元的小米 15 Ultra,中国市场开售当天销量比上代增长超 50%,平销期销量达上代 2 倍,海外市场预售量增长超过 100%。

大家电领域,小米也建立起明星品类矩阵。2024 年,小米空调出货量超 680 万台,同比增速超 50%,冰箱出货量超 270 万台,同比增速超 30%,洗衣机出货量超 190 万台,同比增速超 45%。2025 年,小米又宣布推出中央空调,并在这一领域对标全球标杆品牌大金。

汽车更是小米高端化的"当家花旦"。2024 年,小米 SU7 的 ASP 达到 234,479 元。小米 SU7 Ultra 则进一步上探至 50 万元以上。开售仅 3 天,锁单超过 1 万台,提前达成全年目标。

有分析认为,在推进高端化战略的过程中,小米全品类产品都坚持"向上对标"。借助行业超头部品牌的影响力,再加上其产品力的有效支撑,极大提升了小米的品牌势能。

底层能力持续提升

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高端化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营收和盈利能力上。小米的用户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小米此前曾披露,小米 SU7 的用户中,女性占比接近 50%。在小米 SU7 Ultra 的首批车主中,女性车主占比也接近 20%,此外,BBA、保时捷、法拉利等传统豪车增换购用户,占比更是达 80-90%。

实际上,手机进军 6000 元以上市场,意味着小米已经进入 iPhone 的"腹地"。女性用户和传统豪车用户占比增加,帮助小米快速触达这个群体。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小米汽车开始交付的 2024 年二季度以来,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不断加快。第三方数据也显示,小米 15Ultra 首销当周,小米在中国市场 6000 + 价位段市占率也创下新高。

在研发和制造等基础能力方面,小米也持续夯实。

2024 年小米研发支出达 241 亿元,同比增长 25.9%,研发人员总数提升至 21,190 人,占比接近 50%。截至 2024 年末,小米在全球获得专利超 4.2 万件。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更宣布,2025 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达 300 亿元。

制造方面,小米汽车工厂和手机工厂在 2024 年相继投产,智能大家电工厂也在 2024 年开工,并计划于 2025 年投产。小米的生产制造能力与产品体系形成无缝对接,有助于强化对高端产品的全链路掌控。

在海外市场,小米也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卢伟冰在今年 MWC 期间曾透露,小米大家电业务将在今年正式启动出海计划,小米汽车也计划在 2027 年出海。这意味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都有了明确的出海时间表。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他又进一步介绍,小米空调已经进入东南亚市场,并且销量表现不错。与当地市场目前的主销产品相比,小米产品具有"碾压式优势"。

小米出海的决心,并不止于拓展全球市场,而是要将小米模式带到海外。据悉,小米网已经在海外部分国家落地,并取得不错效果。未来 5 年,小米计划在海外开设 1 万家小米之家,将新零售模式拓展到国际市场。

无论手机、家电还是汽车,其市场规模都达到万亿级。在手机市场,小米不仅站稳前三,并且不断缩小与头部厂商的差距。在家电和汽车市场,小米也凭借智能生态的协同效应,快速扩大规模。

差异化的"人车家全生态"布局,成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壁垒。摩根士丹利即在一份研报中称,长期看好小米"手机 + 电动车 + 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竞争优势,认为小米通过 AI 重构"人车家全生态"连接效率,其技术纵深感与生态协同性已形成独特护城河。

2025 年以来,小米股价涨幅超过 60%,市值一路突破 1.4 万亿,跻身港股中国科技公司前三。花旗最近的一份研报中,更是将小米的目标价上调至 73.5 港元。与当前股价相比,仍有 20% 以上的上涨空间。

* 本文仅供参考股票50倍杠杆,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决策需自甘风险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网_专业股票配资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