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人类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度过既短暂又漫长的人生?如果你正为这些问题感到迷茫,当代著名女哲学家苏珊·沃尔夫的代表作《生活中的意义》会给你带来启发。
沃尔夫在书中以分析哲学的方法,结合大量案例,丝丝入扣地阐述“何为有意义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的重要性”等问题。作者通过清晰、简明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拨云见日的思想指导和醍醐灌顶的精神点拨。该书曾被列为普林斯顿大学新生指定读物,是近20年英语世界中关于“人生意义”这个话题引用率最高的哲学书。
沃尔夫认为,美好生活独有的维度是“有意义(meaningfulness)”,只有当一个人相当深入地在乎某个事物的时候,亦即只有当他被某个事物吸引、对它产生兴趣、为它感到兴奋并投入精力的时候,或者说当他爱上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不同于幸福和道德。我们可以用“适宜的充实感”来理解生活的意义。这种充实与无聊和疏离感截然相反,它是一种积极的感受,同时它也包括三个重要的要素,即主观吸引力、客观价值和积极有效的参与。也就是说,当人的主观吸引力与某种具有客观吸引力的事物相遇,而且还能够为该事物(或者和它一起)做点什么,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有意义。概括地说,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他在主观上会认可或热爱某项具体客观价值的计划或活动。
沃尔夫将“有意义”作为一种评价生活的视角,并区别于自我利益和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既不等同于幸福的生活,也不等同于有道德价值的生活。她主张的意义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包含了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并且二者以适当的方式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观层面包括主体对有价值的事物具有爱并积极参与,客观层面是这种“有意义”的事物必须具有独立于自身的价值。沃尔夫相信客观价值的存在,她否定了主体间价值理论的观点,即事物价值取决于某个评价群体的认可。她认为更有说服力的价值理论应该是价值与某个理想化的个体或群体的回应相联系。有价值的事物应是足够理性、敏锐、敏感、博学的人会认为它有价值。她虽然认为客观价值是存在的,但也提出,哲学上仍未能解决如何解释价值判断在哪些方面不是彻底主观的问题,不过她又给出了一个相对性的答案,即当人们的最初兴趣和爱好与他们想要追求卓越品质、创造力和社会联系这样一种驱动力相互发生作用时,价值就有可能产生。
书中除了收录沃尔夫关于生活的意义的两篇文章外,还收录了四位专家的评论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沃尔夫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评价。其中,约翰·科特和罗伯特·亚当斯在很大程度上赞同沃尔夫的观点。约翰·科特从先锋派艺术创作的角度探讨“值不值得”这一客观维度,罗伯特·亚当斯关注的是“有没有感到充实”这一主观维度,他怀疑充实的感受对有意义的生活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诺米·阿帕利则质疑了客观价值标准的必要性,并怀疑把有意义本身理解为我们的行动理由是否恰当。乔纳森·海特认为有两个要素对实现有意义的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一个是“全心投入”,这能让人享受到专注的乐趣;另一个是蜂群心理学,海特认为人类是“超群居动物”,而不是个人主义动物,所以,参与集体仪式和集体计划将更容易实现有意义的生活。
《生活中的意义》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什么是“意义”本身及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虽然在哲学层面,不同的学者对“有意义”本身的特征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思考,但他们都认为人类应该享有有意义的生活,尽管对“有意义”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通过众多的案例分析和作者与评论家的思辨过程,读者对有意义的生活能够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感知,那就是人类应该赋予自己的生命以价值,给予生活以意义。虽然,在“有意义”的判断上,客观价值是否存在,以及客观价值判断的依据是否全然具备客观性,在哲学上还没有定论。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有意义”的内涵至少包含了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抛开意义判断问题的哲学纠缠,在遵循人类共同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遵从本心,择一事,终一生,执着专注,追求卓越,必将帮助人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享受有意义的生活。
《生活中的意义》
先进封装将在扩展摩尔定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有可能增加晶体管密度并释放高性能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
刚好在这时,HuggingFace和法国索邦大学的一篇论文,总结出了构建视觉大模型的关键经验,给开发者指明了一条路。
[美]苏珊·沃尔夫著
陆鹏杰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配资可靠股票配资网站